2138com太阳集团

当前位置:2138com太阳集团 > 风险管理 > 案例共享 > 中国企业掀起赴德投资热潮的解析

案例共享

中国企业掀起赴德投资热潮的解析

来源:《对外经贸》发布时间:2013/12/2 14:46:51

摘要:中国企业正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国际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攀登全球价值链的高端。近年来,中国企业掀起赴德投资的热潮,这与稳定健康发展的中德关系,德国经济的重要地位,以及德国作为投资目的地具有明显优势都密切相关。同时,中国企业到德国投资仍需要克服语言障碍、学问差异等诸多困难,对于遇到的问题也要积极加以解决。赴德投资为我国企业以更大更稳健的步伐“走出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中国企业,德国,对外投资,“走出去”

  一、中国企业掀起赴德投资热潮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企业。”我国企业“走出去”是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利用国际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攀登全球价值链高端的有效途径。2013年6月26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发布了《2013年世界投资报告》,该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840亿美金的历史纪录,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表明我国“走出去”战略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根据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安永企业在2012年对400家中国企业高管的一份问卷报告显示,除中国本土外,有25%的中国企业认为德国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仅次于美国(29%)。已在欧洲进行投资的中国企业则有63%都选在了德国,远高于排名第二的法国(13%),这份调查报告的结论也得到了官方统计数据的印证。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统计,2011年中国在德国投资项目为158个,成为当年在德国投资项目最多的国家。2012年项目数为98个,列美国和瑞士之后排名第三,仍保持了对德投资的强劲势头。 

  二、中国企业赴德投资的原因分析

  企业“走出去”的首要问题就是走到哪里去。近年来,HUAWEI、三一重工等中国知名企业纷纷走入德国,徐工集团还获得了北威州2013年***投资奖,成为首家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企业。那么究竟为什么会掀起中国企业赴德投资热潮呢,德国对于中国企业具有怎样的吸引力呢? 

  德国是欧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2—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德国的全球竞争力排行世界第六。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利,劳动者素质高,教育和科技水平领先,尤其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德国产品在世界上拥有极高的声誉。除此以外,中国企业掀起赴德投资热潮还可以归结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中德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经贸关系尤为紧密 

  中德两国自1972年建交以来,在政治、经济和学问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合作不断深入,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2010年,两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2011年,两国在柏林举行了首轮政府磋商。2012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两国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2013年3月,李总理就任国务院总理后,德国总理默克尔成为第一个与李总理通电话的外国领导人,5月,李总理就任后的首次出访就访问了德国,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两国领导人对发展两国关系的高度重视,使两国关系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和全面提速的新阶段。2013年5月26日两国政府发布的联合资讯公报中,我国宣布在德国成立中国商会并启动设立投资促进机构,德国政府表示欢迎中国企业本着互利精神在德国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德国是欧洲对华技术转让和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截至2012年底,我国从德国引进技术累计17995项,金额594.7亿美金,我国累计批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7820个,德方实际投入197.6亿美金,在华德企约4500家。江苏太仓是德资企业发展最好、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德企之乡”,2012年太仓被工信部授予全国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德国企业来到中国投资使中国更多地了解了德国,对德国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理念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多年以来,德国一直是我国在欧洲***的贸易伙伴,中德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成为两国双边关系发展的助推器,而两国间的友好关系进一步促进了中德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入,从而也为中国企业到德国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欧债危机背景下德国经济一枝独秀,吸引中资力度加大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继次贷危机后欧洲遭遇的又一场严重危机,与次贷危机不同的是,欧债危机是欧洲经济治理和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的爆发。这场危机导致欧洲经济下滑,影响了投资者信心,但中国对德投资却逆势上扬,这主要是因为德国经济在欧债危机中的表现可谓是一枝独秀,不但没有发生主权债务危机,还在2010年和2011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德国是欧洲稳定债务危机局势的中坚力量,可以说欧债危机凸显和巩固了德国在欧盟的重要地位。此外,德国也适时采取各种措施主动吸引外资。2011年6月在首轮中德政府磋商中决定建立中德投资咨询联络处,为在投资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的两国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进一步为两国间双向投资提供便利。德国不少地方政府还在我国举办各种投资推介会,开通中文网站,设立专门机构,先容德国吸引投资的优惠政策,搭建中国投资者赴德投资的桥梁。 

  (三)中德优势有效对接,双方合作互利双赢 

  德国作为投资目的地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先进的技术、完备的基础设施、领先的教育和研发水平,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等,这些优势其实过去就存在,但之所以近几年才掀起赴德投资热潮,除了德国自身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之外,关键是由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并且能够与德国具有的优势有效对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一批国有和民营企业已具备资金、管理和人才等方面的实力,可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恰恰可以与德国的优势找到契合点。中国投资的企业类型主要是德国的中小企业,并且是中长期投资,受到德国的欢迎。从行业来看,投资集中在德国的优势行业,比如机械制造,还有我国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德国的中小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创新能力,中德两国企业可以在产业发展中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共同开发产品,开拓市场。面对中国投资特别是收购和兼并时,德方最重视的问题莫过于就业岗位,在这个方面,中国投资者不仅能够承诺保留现有岗位数量,还能进一步创造就业机会,这就大大降低了中国对德投资的阻力,使中德双方达成双赢。 

  三、中国企业赴德投资存在的问题

  第一,语言障碍和学问差异。中国企业要融入德国社会,应提高学习德语的积极性,并了解德国的历史、学问和风俗习惯。在这方面,来中国投资的外国人学习中文和中国学问的主动性似乎更高。德国人做事严谨,时间观念强,但也常常给人刻板、不善变通的印象,与德国人共事需要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处事的特点和风格。第二,德国媒体往往会带着有色眼镜,片面看待来自中国的投资行为。中国企业要善于与德国媒体打交道,应当采取更加积极的姿态,通过传统媒体和各种新兴媒体向公众展示其良好的投资意愿和社会责任意识,来打消德国公众的疑虑,改善舆论环境。第三,德国法律法规众多,条款规定细致入微。例如,德国的税收制度就非常复杂,对外国人而言有一定难度,就是德国本国的非专业人士常常也会觉得是雾里看花。中国投资者应认真学习有关税收的法律法规常识,并依照德国企业的通常做法聘请专业的税务顾问,严格依法纳税,同时做好税务筹划,合理减轻税收负担。德国社会福利体系完善,工会力量强大,雇员的各项权益都以法律形式得到保护,中国投资者要积极适应德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并严格遵守,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问题。 

  四、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启示

  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投资热潮为我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首先,“走出去”的根本动力是企业发展的自身需要,政府主要在宏观层面积极引导,加强政策的支撑力度,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提供信息、法律咨询等服务,特别是应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走出去”。其次,“走出去”的不应只有企业,法律、会计、金融等各类服务性机构也应当加快“走出去”步伐,为我国企业在国外发展提供保障服务。第三,企业“走出去”在追求利润、市场、技术和人才的同时,应该积极推动本土化战略,与当地经济社会以及人文发展紧密融合,肩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树立起企业的良好形象。第四,“走出去”的方式很多,一般而言,采取并购的方式可能遇到的阻力会更多一些,但我国企业在德国并购的案例说明,如果能够积极保证和促进就业,照顾好员工的各项利益,就可以减少阻力,从而顺利完成并购。第五,“走出去”不仅仅是去投资,也是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的有效途径。许多中国企业都是奔着“德国制造”到德国投资的,通过学习和借鉴“德国制造”的经验,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努力打造“中国制造”的升级版。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