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8com太阳集团

当前位置:2138com太阳集团 > 风险管理 > 理论研究 > 中国水泥行业海外投资风险探讨与研究

理论研究

中国水泥行业海外投资风险探讨与研究

来源:CNBM发布时间:2011/5/23 10:22:1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中国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在众多的行业中,水泥行业”走出去”的条件相对比较成熟,根据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境外投资产业引导政策》,境外投资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符合第六条,列为鼓励类境外投资项目第二款,符合《境外投资产业引导目录》中“鼓励境外投资资产目录”第三条第十五款“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制造”的要求。

  中国国内生产水泥的技术和装备成熟先进,投资海外水泥项目不仅能带动国内技术、设备输出,同时通过投资项目的拉动,实现中资水泥企业真正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水泥产品市场的竞争,深层次开发海外水泥市场。中资水泥企业也正在新兴经济发展国家积极探索水泥项目投资机会,实现水泥行业”走出去”的战略目标。

  然而,中资企业”走出去”投资建厂,面对新的复杂的国际外部环境,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风险。如何应对境外投资风险成为中国水泥企业对外投资分析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投资的风险与机遇并存,在拓展海外水泥投资领域的同时,研究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规避、防范各类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水泥行业国际投资的风险

  在海外水泥项目投资分析中,主要存在四大风险,即:国家政治风险、建设完工风险、商业风险和企业内部管控风险。不同的风险在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子,要做具体的分析。

所在国政治、法律及相关政策风险

  政治风险指所在国发生的政治事件,东道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关系发生变化对投资者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和损害;法律、政策风险是指东道国法律、政策环境体系发生不利变化、实行出现较大偏差,对投资者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和损害。此类风险投资者通常不能预见,或能预见但不能化解和控制。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征收风险:一般来讲,征收指所在国对外来投资者实行强行征用、没收、国有化、扣押等行为,致使投资者无法建立或经营项目企业,导致投资者遭受损失。

  目前,公开、直接的征收风险总体水平已经显著降低。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征收风险已经彻底消失。另一方面,尽管公开、直接的征收风险不高,但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仍然受到东道国各级政府的影响,其中蚕食性征收行为比较突出。蚕食性征收行为的种类很多,很难准确定义。它是指东道国中央、地方政府未公开宣布直接征用企业的有形财产,而是以种种措施阻碍外国投资者有效控制、使用和处置本企业的财产,使外国投资者作为股东的权利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或实际上被取消,从而构成事实上的征用行为。具体地说,蚕食性征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不适当的独断性征税、限制汇款、禁止辞退、拒绝批准出口原材料等等。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条件逐步好转,很多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另一方面,与多个国家双边或和国际组织多边的投资保护体系也已得到建立和逐步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征收风险。

  2.外汇汇兑限制

  外汇汇兑限制风险指东道国政府阻碍或者限制投资者把当地货币兑换为可自由兑换货币,并且/或者不允许投资者汇出投资所在国,从而导致投资者损失。虽然国家目前初步放开外汇管制,汇兑限制风险也随之降低,为鼓励出口,允许创汇企业可留部分外汇自用。根据不同商品,外汇留成比例不同,一般在30%~60%之间。创汇企业可用留成外汇进口所需物资。规定投资利润可以自由汇出,政府不予任何限制。但由于一些国家仍实行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外汇管制严格。

  3.政治动乱

  一些国家大选前后政治动乱事件日益显著,成为中国企业境外投资不可忽视的风险。政治动乱的驱动因素较多,部分源于东道国的民众诉求、党派斗争、部族矛盾、宗教冲突等。此外,由于社会财富和经济命脉由占人口少数的民族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处于经济下层的本土多数民众势必产生受掠夺、受奴役的感受,进而转化为对控制市场的少数民族的怨恨乃至仇恨,如果局势失控,容易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社会混乱。

  4.政府违约

  政府违约风险集中于部分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对投资者来说,随着政府担保和承诺的增加,其履行担保和承诺的成本也就随之增加。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投资项目,政治上较敏感,政府信用风险很难评估。尤其是在一些政党轮流执政、政策缺乏连贯性的国家,新政府上台后往往对上届政府执政期间签署的合同多方刁难,甚至单方面中止上届政府签署生效、并已实施的合同或协议,使项目遭受重大损失。

二、建设完工风险

  水泥项目属资源类、开发类项目,存在一定的资源综合利用风险和建设条件风险。

  项目建设资源风险:对水泥工业这样的资源开发加工项目,项目前期首先要重点关注资源的储量、质量和采矿权属风险。同时,能源保障、交通运输等支撑条件也必须具备。建设过程中的运输风险:铁路运输条件包括水泥厂专用线的接轨运营等外部条件;能源供应如煤炭、电力的相关供应协议应确保得到有关企业的承诺遵守和实行;建设过程中的材料来源风险;建设过程人工风险。规避风险的措施:严格落实资源的储量、质量和采矿权属。特别要做好资源开采权归属的评估,确保矿产资源的落实。项目进入实质性投资前,与该国政府签订有效的铁路运输、能源供应(如煤炭、电力)的相关供应协议,确保政府和有关企业的承诺和遵守实行。

  规避完工风险的措施有:选择有资质和信用的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EPC总承包商,以转移项目完工风险。同时聘用监理企业进行建设过程监管。建设管理过程中,组建有经验、有责任感的管理团队,建立健全各项过程管控制度,确保现场规范管理。

三、经济商业风险

  从中长期看,水泥工业的利润空间将会吸引更多外国资本投资水泥项目,形成市场竞争格局。

  1.销售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价格的变化对项目收益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价格和市场销售量两个要素。同时,经济发展周期的变化对资源加工类项目的业绩会造成明显影响。

  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国家,水泥工业技术落后,水泥产能低,生产成本高,销售市场供不应求,水泥市场价格持续走高。从目前看,水泥行业利润比较高,如按国内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对其投资收益率评估,收益十分可观。但由于水泥产品销售市场受运输半径条件所限,决定了水泥销售市场的大部分利润来源于水泥生产企业能覆盖的市场区域,即核心销售区,而在核心销售区外的销售份额仅仅作为消化多余产能的补充。在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落后,运输成本高,销售区域和生产企业之间往往只是“点——点”销售,即生产厂区到某一大城市的销售方式,而核心销售区的市场空间有限。因而,项目前期核算的效益很好,但在市场空间较小的国家,新建一个有一定规模的水泥厂,很快就会形成能力过剩的局面,水泥价格急速下降,从长远看,国际市场的水泥暴利可能性很少,投资海外水泥一定要有长远打算。

  从中长期看,由于新兴国家水泥工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景气上升,将吸引更多外国资本进入水泥工业,产生具有竞争实力的新进者和潜在竞争对手,从而改变市场的竞争格局,如若引发无序恶性竞争,将带来较大的市场风险。

  2.营销模式和产品销售运输风险

  许多国际市场营销方式和国内区别较大,国内水泥生产企业一般以自产自销为主,运输方式以用户自运为主。但在新兴发展国家,一般采用销售代理制,企业生产的水泥通过代理商逐级代理,最终到达用户手里,销售链条长,资金回收速度慢,形成销售货款回收风险。

  产品销售运输也形成了产品销售风险:海外水泥市场销售过程中,由于运输协作机制差,水泥销售运输需由生产企业承担,即需要把水泥送到用户手中,才能实现水泥销售。由于各国的交通法规不尽相同,存在企业运输车辆管理、运输成本核算等许多管理难题,形成了销售过程风险,使生产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3.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包括负债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汇兑汇回风险、资本结构不合理风险等。为避免项目财务风险,可运用多种财务策略,扩大企业负债,尽可能减少风险损失。包括适度负债,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建立企业全面预算制度、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此外,针对海外投资项目的特点,遵守东道国的会计制度,有效地利用当地财务税收政策,发挥财务杠杆效应。

  4.金融风险

  在海外投资中,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两个方面: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企业回收的是所在国的当地货币,对汇率波动、利率上涨、通货膨胀、国际贸易政策趋向等所构成的风险因素十分敏感,从而带来金融风险。

  汇率风险是在金融风险中影响***的风险因素,企业生产经营中既涉及到销售和采购等多个方面,进口原材料、配件需要美金和其他货币,但回收的货款绝大部分是当地币,如何运用综合方法规避汇率风险,是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四、运营管控风险

  运营风险包括企业可能存在的环保风险、劳资关系风险、违约风险等。

  1.环保风险

  环境保护问题是需要关注的一个事项。受西方国家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开始关注工业项目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各国均颁布了趋于严格的环境保护立法。这些立法以及环保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项目建设和运营带来不利影响,直接导致投资和运营成本的增加,投资项目收益减少,甚至被迫关闭。

  2.劳资关系风险

  发展中国家有大量的非熟练劳动力,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效率十分低下。许多员工没有上下班概念,劳动纪律涣散。实际支付的工资成本比中国同类型国内企业高出3~5倍。一些国家虽然每月基本薪资仅100~200美金左右,但制定的劳动法较偏向保护劳工,一旦解雇工人,资方必须支付3个月薪水的遣散费。还有一些中间休息、不上夜班等一些特殊的条款;工会组织依据劳工法可派一名代表驻厂,与厂方沟通协调员工的各项待遇与工作纪律。这些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提高外国投资者在当地的雇佣成本。此外,劳资纠纷是近期企业投资海外项目遇到的一个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处理不当,也将给投资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3.违约风险

  在海外股权企业运行过程中,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和所在地政府部门合同约束的意识差,为了部门的局部利益,违反签订的合同和协议,拒不实行合同条款,要求增加税收或加收其他费用,政府部门腐败严重,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大家在东南亚某国投资的水泥企业,政府部门拒不实行合同约定的税收优惠条款,企业运行后加收1倍营业税,虽经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协调,但该国政府采取了停止税务登记证年鉴、停止企业进口原材料和配件等各种措施,阻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导致企业无法经营。

  4.企业内部管控风险

  项目在运行管理中,存在管理人员变化大、国内管理手段和措施不能满足国际水泥企业的要求、外部供销条件变化、不熟悉所在国财务管理及当地会计制度、销售资金回收慢等风险。

规避项目风险的措施

  海外投资水泥企业,风险很多,正确地采取一定防范风险措施,规避、控制、转移、降低这些风险带来的损失,才是海外投资的正确选择。

  一、系统风险的防范

  境外企业无法决定投资所在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和政策,因此,对这类系统风险只能采用规避的方法,并尽量减少其不利影响。

  1.做好对投资所在国政治、经济形势的评估,注意借助大型投资咨询企业的专业力量

  企业应在实施投资前,通过实地考察、专家咨询等方式,对投资所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政局稳定情况和对外国投资的优惠政策进行综合评估。境外企业设立后,也应要求海外经理人及时提供当地各种政策动向的情报,并由专门的机构进行分析。评估工作专业性较强,由于一般企业实力有限,要注意借助咨询企业这类中介机构的专业常识。水泥投资项目属资金密集型项目,为减少投资风险,有必要委托中国出口信保企业之类机构进行风险评估。

  2.合理安排融资方式,实行海外企业本地化战略,加强对投资所在国的公关

  在境外投资中贯彻”双赢”策略。在融资方式上研究采用多个股东出资的可能,使合资方分担一部分投资风险;对资源开发等敏感领域的投资根据所在国情况可以寻求债务形式出资,通过产品分成获得收益,避免直接取得控股权所带来的国有化风险;投资主体具有品牌、技术、管理优势时,也可以采取特许经营的形式,做到既节约资金、避免了直接投资风险,又占领了市场。应设法在所在国寻找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利用筹集资本的机会把风险分散在东道国、其他金融机构或企业的持股者、客户身上,以便取得一定的本国企业身份。一旦东道国发生任何政治或经济风险,企业并不会承担过多的风险。设法把东道国国内子企业的原料、零部件等市场与其他国家市场连在一起,还可以把研究与开发设备的特有技术和关键部分集中在母国,一旦发生国家政治或经济风险时,可以让东道国也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境外企业经营中采用属地化原则,一方面多雇用并培训当地员工,另一方面尽量实现采购本地化。境外企业必须将自身的发展积极地融入投资所在国的经济发展中。

  3.运用双边或多边投资保护协定减少系统风险产生的损失

  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是以两国政府为主体作出的承诺。中国与别国签订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受保护的投资财产种类;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及与投资有关的业务活动给予公平合理的待遇;对外国投资财产的征收、国有化措施及其补偿;投资及其收益的回收;投资争议的解决等。

  1965年,世界银行董事会通过《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又称《华盛顿公约》),其目的在于提供解决国家和外国私人投资者争议的调节和仲裁的便利,促进相互信任,并鼓励私人资本的国际流动。公约决定在华盛顿成立”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作为解决缔约国与其他缔约国国民争议和实施公约的常设机构。《华盛顿公约》于1966年10月14日生效,截至2003年12月3日,该公约签字国已经发展到154个,中国也已于1990年2月9日签署了该项公约。此外,中国已与其他许多国家签订了多边条约,为对直接投资中的国有化等系统风险提供了条约保证,境外投资中的部分系统风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控制,当损失发生时也可以申请国际赔偿,为企业的境外投资提供国际保证。

  4.通过加入投资保险,规避及转移分散风险

  境外投资保险是由国家出资经营的政策性业务。投资保险通过承保本国企业境外投资的政治等风险,利用国家政治、经济、外资等手段,为海外投资提供保护,对损失进行赔偿,达到鼓励企业境外投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目的。海外投资保险是各主要资本输出国支撑本国企业境外投资的通行做法,也是符合WTO规则规定的做法。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企业目前是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险主体,如投保就能及时得到”中国信保”的一系列有效支撑和服务。

  提供国别风险预警。中国信保发布了国内首份《国家风险分析报告》,从中国的视角对60个国家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级。2006年和2007年,中国信保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别风险发布机制,推出对189个国家和地区的全部《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并进行定期滚动式更新,同时发布部分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信息支撑和决策依据,为企业提供风险预警,为国内金融机构提供风险评估咨询支撑。

  协助进行重点资源市场调查。为进一步推动企业进行境外资源开发和投资,中国信保可接受企业委托,对重点国进行实地考察,并通过与东道国政府和企业进行会晤,深入了解当地投资环境,广泛搜集项目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积极落实与有关东道国政府签订的合作协议,建立与高层的直接沟通机制,加大中国企业海外保障力度。

  帮助中国企业广开融资渠道。资金需求是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信保可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深化对境外投资的金融支撑,一方面加强与外资银行和国际资本市场的联系,为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加强与国际投资保险机构的业务合作,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信用工具和风险管理服务。

  选择企业相关的保险模式。中国信保在政治风险、商业风险、担保等方面为中资企业提供海外投资保险。

  二、经营风险的防范

  经营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决策失误和无效管理,可能出现在境外企业的任何一个部门,也贯穿于境外投资运营的全过程。防范经营风险需要注意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1.着重增强投资主体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指企业在特定的经营中具有竞争优势的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是不同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有机组织,是识别和提供竞争优势的常识体系。核心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实施境外投资的首要制约因素,也是决定境外企业抗经营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境外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发挥和增强了投资主体的核心能力。

  2.实行内部诊断制度,完善境外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管理结构

  首先,通过加强对境外企业的财务监督,完善其内控机制,防止国内投资单位选派到国外企业的财会人员,尤其是有经验的财会主管严重不足的问题。建立海外企业内部规范的财务制度、账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其次,借助外部治理环境的监督作用来安排内部治理,实现对海外企业的有效治理和控制。第三,母企业应把内部诊断制度作为完善境外企业治理管理结构的重要手段,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定期的内部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3.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海外投资项目企业治理结构的正确设计是防范海外投资风险的有效途经。为了有效防范和转移投资风险,企业的治理结构应采用独立的投资主体,即在国内成立独立的投资企业,再通过在第三国设立SPV(离岸企业)投资到项目企业,具体操作为:①股东先设立国内投资平台,股东在平台企业注入相应的股本金,独立注册投资企业,作为对海外投资的平台企业。其目的是规避或转移部分境外投资风险对母企业的影响。②设立第三国离岸企业(在毛里求斯、香港等国家或地区),该企业起到风险因素中间隔离防火墙的作用。③建设项目企业,投资水泥项目,并进行实质性项目投资和运行管理,这也是投资风险的来源。

  4.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比较优势

  中资企业应充分发挥管理简洁、劳动效率高、国内配件价低的比较优势,简化管理程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泥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5.进行定期境外投资运营风险分析

  对投资者来说,对投资风险分析不只是投资前期的工作,应贯穿于整个投资运营期。对水泥生产企业来说,因投资项目建成后退出的门槛较高,加之企业的外部与内部环境不断变化,投资运营风险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投资方应密切注意各种风险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定期进行投资运营风险分析,以便及时采取得力措施有效应对。

  6.应对经营风险的具体建议

  ①针对主要原材料和配件供应风险,企业应与主要原材料和配件的国内外供应厂家建立长久稳固的合作关系,签订长期供应协议,保证企业能以合理的价格取得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和配件;同时企业要通过加强与各物资供应商的联系,确保在主要供应厂商出现重大变化时,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不受影响。

  ②针对市场营销风险和产品价格的风险。企业水泥产品的主要市场是所在国境内,应利用项目建成投产后是该国规模较大的水泥企业的优势,建立和保持与有关工程企业和重点工程的良好合作关系,加强与当地中间代理商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流通企业形成的销售网络,***限度地开发现有市场潜力。加大市场宣传力度,力争在同行业中占据强势地位。坚持以稳定水泥产品的产量、提高水泥产品的质量为主导,适时发展当地需求的房建建材产品,在保持现有产品优势和高关联度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步实施产品的多样化经营。

  应针对不同销售季节,合理安排经营计划。以保价生产为原则,合理调度生产经营时间。旺季加大生产负荷,保证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线大修理和改造,以减少库存压力。在销售方面,旺季重点加强流通环节管理,保证运输通道的畅通,使产品迅速到达用户手中;淡季加强产品宣传,适当提高销售费用,采用灵活机动的销售策略,强化售后服务。

  先期做好广告宣传,企业投产之前就开始组建营销团队,并加以培训。同时积极发展当地的代理商,让利给代理商,充分利用代理商的营销网络优势***限度地打开销售局面。

  以”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为宗旨,产品质量标准和包装要符合所在国标准和消费习惯,树立良好的产品品牌,建立通畅的营销网络,及时完善售后服务,有能力与其他同类企业进行竞争,并取得高端地位。

  技术创新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经营永恒的主题。要优化生产设施,加大新产品研制,有效地支撑产品价格,提高市场占有率。

  ③针对能源、交通运输风险。与所在国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限度地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确保能源供应和交通运输线路的畅通。在保证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下,降低运费,扩大销售产品的核心区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水泥工业是物流量极大的工业生产企业,每生产销售1吨水泥,需要运输2.8吨各种物料,因而物流体系的建设将会决定企业经营的成败。正确规避风险的措施有:大宗原材料,如石灰石等尽量设计为皮带输送;做好铁路运输的准备,特别是水泥运输,设计要考虑铁路编组站,为企业长远运输做准备;一般物资和零星水泥销售的运输,尽早和当地运输企业合作,签订长期运输合同,确保运输顺畅。

  ④规避财务风险措施。应积极加强与中国国内金融机构和当地金融部门的联系沟通,取得长期支撑,保持资金供应顺畅。强化内部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合理安排资金计划,力保资金运用高效。利用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采取多种措施将可能面临的外汇风险降至最低限度。

  ⑤规避环保风险的措施。海外投资企业应重视环境保护,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设计时一定要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环保设备,各项排放指标一定要达到所在国的环保要求;建立健全的环保系统管理机构,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对环保设备的维修、保养,使其正常运行,实现达标排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⑥规避营销过程风险的措施。创建产品品牌和营销网络,新投资的水泥企业产品主要是销往当地市场,在投产之初,由于没有品牌优势,可能会造成销售困难。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现成的营销网络可以利用,营销网络和营销团队的建设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有价无市的销售局面。运行初期,应特别注意所在国的中间代理商的作用,通过让利给中间商的策略,利用其现有的网络,打开销售市场。在形成产品知名度后再逐步规范销售策略。同时要做好广告。

  ⑦管理团队建设和员工属地化建设。国外生活条件艰苦,国家学问差异很大,中方高级管理团队不易组建,派出的技术管理人员稳定性差;一些国家当地员工学问程度偏低,没有接触过现代化企业装备,劳动纪律涣散,无法适应流水线作业生产。因此要做好中方高级管理人员的选聘工作;建立健全休假等各项制度,解决管理技术人员的后顾之忧。因此要做好当地员工的培训工作,组织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和管理制度培训工作,解决各项生活设施,使当地员工有归属感,能为企业长期服务。

  ⑧外部环境协调困难。企业的外部环境也是企业生存条件之一,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政策、法律、社会环境和学问背景差异等各项风险。加强管理人员的学习,充分了解当地的政治制度、法律税收制度,了解当地的学问,学习当地语言,与当地有地位和号召力的人交结为真正的朋友,同时也聘请当地有名望的律师为企业的法律顾问,为企业保驾护航。

  中国水泥企业”走出去”展望

  1.金融危机后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机

  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中国水泥企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已具备了国际投资的资金实力和人才储备。为了保护大家国内稀有的资源和实现节能减排,应减少水泥成品的出口。利用中方现有的条件投资国际水泥工业,提高了中资海外承包项目的竞争力。从长远战略考虑,中国企业应在水泥的低谷期真正”走出去”。

  2.中国水泥工业具有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

  中国水泥总产量占世界水泥的50%以上,国内水泥业从业人员人数众多,管理成熟,有投资海外的优势。中国的水泥技术和装备先进成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中资企业也存在着商务人才短缺的瓶颈,由于海外投资操作复杂,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政治、商业环境、具有商业谈判能力和经验的商务人才,是中国水泥企业顺利进军海外的必修课。

  3.金融危机投资成本降低

  从对外投资时机的选择来说,金融危机后,建筑材料价格大幅度下降,也降低了海外投资的建设成本,投资风险减少。一直以来,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撑中国企业在”遵循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并充分注意防范各类风险”的基础上,走出国门投资兴业,特别是资源开发项目。中国水泥企业走出国门,深层次开发国际水泥,正当其时。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