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8com太阳集团

快捷登录
办公系统 邮件系统 人力系统
快速通道
快速通道 客户 投资者 从业者 研究者 求职者
邮箱登录 EN

媒体报道

宋志平:引导我国水泥产业科学发展

来源:CNBM  发布时间:2009-11-05

       □虽然我国的基础建设方兴未艾,一段时间内投资拉动还有广阔前景,但从水泥产业发展规律看,水泥的产量不可能无限制增加。 
       □在建设“两型”社会过程中,水泥产业应该逐渐走减量化发展的道路。

       水泥工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现了自身的快速成长,也为我国近年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随着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水泥工业在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努力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方面,付出了艰苦努力,取得了突出成绩。
       但大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到今天,规模虽然足够大,但大而不强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近几年来,各地加大了对小水泥等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应用比重逐年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一定优化,行业内大企业的联合重组也推动了集中度的提高,但从整体而言,产业布局不合理、产能过剩、企业分散、集中度低、恶性竞争等诸多问题依然严重制约着水泥产业的健康发展,使得水泥价格长期在低位运行,企业效益难以提升,行业价值难以体现,这种状况着实令人堪忧。
       有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10多年前水泥价格是煤炭价格的2倍左右,现在煤炭价格反过来是水泥价格的2倍。国际上钢铁与水泥的价格比一般是3:1,而中国是10:1,高的时候甚至达到15:1。国外水泥价格一般在每吨70—100美金,而我国水泥价格多年来一直徘徊在每吨40美金左右。这说明我国水泥行业的价格结构长期处在严重失衡的状态。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近年来水泥产业发展的盲目性、非理性化,片面追求以新建为主的规模扩张,对资源、环境和产业造成了很大伤害。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全国完成水泥投资880亿元,同比增长66%。投资规模比去年同期净增350亿元,净增值已经超过2003年全年的投资总额,全年水泥新增产能将大大超过2008年。与迅猛增长的水泥投资相对应的是,水泥的产能利用率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大幅降低,这无疑是资源的浪费。二是不少地方和企业新线建设热情极高,统筹规划不够,没有把合理布局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影响了水泥行业的健康发展。
       水泥作为一种重资产投资的资源类原材料行业,如果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将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水泥又是一种区域性的“短腿”产品,如果围绕同一座矿山,山前山后都建有水泥厂,将会造成区域内产能过剩、市场混乱、无序和恶性竞争。
       事实上,和许多加工制造业不同,水泥这种资源类行业,如果不能引导全行业进行区域的合理布局,这种无序竞争的状态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科学合理布局是使市场竞争有序的有效方法,是维持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对于未来水泥工业的发展,大家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水泥需求是刚性的。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在一定时期内基本建设对水泥产品依然会有旺盛的需求。二是水泥总量已没有大的增长空间。虽然我国的基础建设方兴未艾,一段时间内投资拉动还有广阔前景,但从水泥产业发展规律看,水泥的产量不可能无限制增加。从1—8月份数据来看,今年中国的水泥产量将达到约16亿吨,超过多数发达国家人均消费1000公斤的历史记录,由此大家认为,我国水泥产量的增长已经达到或接近拐点。
       因此,我国水泥工业应该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单纯追求以新线建设的方式进行扩张,向以联合重组的方式来实现企业发展转变;二是从追求量的增加向追求价值的增长转变,通过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来提高自身的价值;三是从单一水泥产品生产向延长产业链转变。
       从全球温室效应来看,水泥生产制造过程是一个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在建设“两型”社会过程中,水泥产业应该逐渐走减量化发展的道路。此外,水泥工业也应逐渐走向散装化、商混化、高标号化、特种化和制品化,实现延伸产业价值链的内涵式发展。这样不仅水泥产业能走上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也能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负荷。
       中国建材集团的水泥业务发展,走的是一条以现有企业在区域市场进行联合重组,实现存量优化的道路。作为大型建材央企,近年来,在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建材集团抓住国家支撑大企业以区域性为主,构筑大型水泥企业集团的政策机遇,针对水泥行业过度分散的现状,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为己任,聚焦水泥业务,锁定淮海区域、南方区域和北方区域,迅速推进联合重组,打造了对区域市场具有主导权的三大水泥集团,总产能达1.5亿吨。
       中国建材的基本做法是:首先选择区域推进大规模联合重组。大家选择水泥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化程度高的区域,如浙江、江苏等东南区域,在这一类地区可以相对降低联合重组成本。其次对重组企业实施深度管理整合,以“对外对标、对内优化”为主要方法,采取“五化”(一体化、模式化、制度化、流程化、数字化)、“五集中”(财务集中、市场营销集中、采购集中、技术集中、投资决策集中)和五类KPI(财务成本关键指标)管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两类核心区———一类是核心利润区,使企业盈利能力有效提升;另一类是协同利润区,通过与区域内的兄弟企业合作推动市场健康,稳定区域价格,提升企业效益,实现多赢共赢。再次对企业进行技术结构调整和技术优化,如为企业全部配套余热发电。最后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按照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则进行区域内的合理布局,淘汰落后,比如中国建材在山东全力推动淘汰小立窑,建设了新型干法水泥生态工业园。
       中国建材集团所走的基于存量重组与存量优化的发展道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水泥产业发展规律,符合区域内广大企业的诉求,引导了我国水泥工业的科学发展,因而十分顺利。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受到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和所在区域地方政府的肯定与支撑,也获得了被重组企业的拥护。
       近期国家出台的关于水泥产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非常及时和必要,无论是正在征求意见中的《水泥行业准入条件》,还是即将于明年起实施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都将对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推进节能减排,促进水泥产业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引导水泥行业健康发展:一是严格市场准入,加强项目审批管理;二是按照“等量淘汰”原则,加快淘汰小立窑,为新型干法水泥腾出市场空间缓解压力;三是以国际通用的人均产能为水泥产能饱和衡量标准,严控产能,扼制新增规模,实现总量控制。
       在这些政策实行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那就是产业健康发展应该有全局观,如果仅仅是某一区域努力健康发展,而相邻各区域采取不同的政策,会导致结构调整在区域间的不均衡,从而可能引发结构调整做得好的区域受到结构调整不到位区域产品的挤压,形成不合理、不公平的局面。
       在这场全新的产业发展格局调整中,大企业应该责无旁贷地成为行业科学发展的引领者。以水泥为核心业务的中国建材集团,将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在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和联合重组中勇挑重担,引领水泥市场健康发展。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